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网站首页
新闻
非遗文化动态
名家艺术馆
特别报道
精品画廊
会员专区
非遗文化
会展中心
在线展览
视频
组织机构
刊物
技艺传承人才库
非遗文化基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拒绝“脸谱化”的艺术
u0026nbsp;rn 现在很多艺术家认为的传统,就是把京剧脸谱、书法、山水画等最具有典型意味的中国元素拿出来用一下,这完全是个误解。传统其实是一个有机体,五千年来一直在吸纳、更迭、交替、演变。元代的传统和宋代的传统是不一样的,清代的传统又加入了满人的...
关于传统问答的种种
u0026nbsp;rn 问:在“85新潮”期间,您独树一帜地提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向西方现代派挑战,这样才能建立属于我们的当代艺术。”这是否和您出身国画系有关?rn 谷文达:“85新潮”时的那批艺术家,基本都是学油画、雕塑等专...
赏心乐事古画微
u0026nbsp;rn 乾隆喜爱的许多绘画,在言明其来历时,乾隆都声称是“偶得”。例如子明卷乾隆题云:“是年冬,偶得黄子久《山居图》。”关于“特展室”的藏品,乾隆较为自豪的即是这些藏品都是在偶然的状况下,在乾隆内府“恰巧遇合”。rn 乾隆在《题三友轩》...
皇家至珍的宠爱
u0026nbsp;rn 沈德潜称“《富春山居》归安氏,为未得所,安氏不知也”。在成书于乾隆七年(一七四二)的《墨缘汇观》中,安岐对此卷的确没有格外的重视,只是放在了书中《名画续录》中,介绍非常简略。rn 也即是说,乾隆和文臣根本不需要像唐太宗和萧翼骗得《...
说说《富春山居图》的归处
u0026nbsp;rn 沈德潜称无用师卷是“画中兰亭”,从上面的题记可知,乾隆对此画也是非常留心,但唐太宗时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并没有在乾隆时的文臣身上重演。rn 在乾隆收入子明卷和无用师卷之间,乾隆身边的不少词臣与安岐都有交游。被乾隆称为“五词臣之一”...
乾隆最喜之古画之一
u0026nbsp;rn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冬,乾隆在此卷上题道:“乙丑(一七四五)夏,沈德潜进其所为诗、古文稿,几暇披阅,则跋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在焉,所记题跋、保藏始末甚详。是年冬,偶得黄子久《山居图》,翰墨苍古,的系真迹。而德潜文中所载沈、文、王、...
关于内府书画赏赉的记载
u0026nbsp;rn 阮元和沈初在笔记中,都有乾隆在《石渠宝笈》续编编书时把内府书画恩赐给王公大臣的记载。沈初称:“辛亥,上命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二书,以乾隆十年后所得书画不欲多于前编之数。因于钦定入书以外,分赉皇子、皇孙、内廷臣工。先是上已...
《石渠宝笈》为何逾越前编
u0026nbsp;rn 很多保藏家在生前都不肯馈赠或卖出自个的藏品。为了不使《石渠宝笈》续编入录的书画逾越前编,乾隆赠出了大量的书画。词臣沈初在《石渠宝笈》续编的序文称誉乾隆“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rn 那么,乾隆是把啥样的藏品恩赐出宫了呢?rn ...
《五牛图》与清朝皇帝
u0026nbsp;rn 乾隆题韩的《五牛图》云:“《宣和画谱》载画有《斗牛》《归牧》诸图。即赵吴兴跋中所列亦尚有四图。乃《石渠宝笈》鉴,惟《丰稔》一图,本年秋甫得此卷耳,名迹良足供几暇清赏,要惟涵义而不留神,岂以招致为贵耶!”言语中流露着惬意,宣称自个...
首页
上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页
尾页
共67页
视频
人物专访
艺术映像
艺术人生
视频资讯
最近更新
沈尹默文化研究会会长沈长建先生一行到...
编程教育研究者——叶海荣
传承中医药文化脉络——刘经仁
“中医蜂疗达人”唐玉龙:用蜜蜂为病人...
梁文胜:从应急救援先锋到中医文化传播...
中医名家——任八金
易海领航者:张金钟教授的国学传承之路
艺术名家——李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