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展中心 > 动态
动态
催眠的动态艺术——解读列思个人展览
发布时间:2022-08-18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近日法国艺术家列思(Lyes HAMMADOUCHE)个人展览“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在 TCCA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以超过20组兼具科技和审美的动态雕塑(kinetic sculpture)展示了当今艺术的跨学科实践。

法国艺术家列思(Lyes HAMMADOUCHE)的个人展览《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可以被归为“动态艺术”(kinetic art)。艺术家在机械动力装置下还大量的使用了运动的光影,以及声音。

凤凰艺术为您带来专栏作者、青年艺评家姜俊撰写的文章《催眠的动态艺术——解读列思个展<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该文将在动态艺术的历史脉络中解读此次展览中的几件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18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39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42

▲《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展览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1

作为艺术风格的“动态艺术”主要成形于20世纪50年代。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艺术物在被观众感知的同时移动和改变形态。以前,绘画或雕塑中的运动感只是一种静止的视觉效果,一种通过技术实现的幻觉——但在“动态艺术”中运动变成了现实。没有错觉,只有马达、杠杆、尖叫、摆动、嘶嘶声、飞溅、摇摆、齿轮、绳索、有机玻璃。

我们可以将这一动态和跨媒介传统追溯到生活在20世纪前半叶的匈牙利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莫霍利-纳吉在匈牙利短命的共产主义政权倒台之后被迫流亡到德国,在当时前卫艺术之都的柏林加入了包豪斯学院(Bauhaus),和其他创始人共同将这所学校打造成了一个艺术与技术的联合体。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而被迫再度踏上流亡之旅的他最后落户于芝加哥,并在那里创立新包豪斯学院。莫霍利-纳吉在美国的教学,以及出版物塑造了二战后大部分艺术和设计的雏形。1946年,莫霍利-纳吉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正是由于当下艺术实践对于跨学科和跨媒介的逐渐关注,长期被低估的莫霍利-纳吉被在最近的几十年间提升到几乎是二十世纪整个艺术转型最重要的位置上。他创作于1923年至1932年间的机械动态雕塑《光空间调制器》(Light-Space Modulator)同样结合了声光电,成为了动态艺术上最早的尝试之一,并且开创性地思考了艺术在新技术和新感知下的发展趋势。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49

▲莫霍利-纳吉,《光空间调制器》(Light-Space Modulator),1923-1932

《光空间调制器》由三个可移动的金属和玻璃结构组成,安装在一个旋转圆盘上。该雕塑于1930年作为德国工业联盟在巴黎展览的一件展品首次展出。此后它也在莫霍利-纳吉导演的实验电影《黑-白-灰的光游戏》(Lichtspiel Schwarz-Weiß-Grau)中被作为场景设置。这件雕塑为戏剧、舞蹈和表演创造了移动的光影效果。在30年代中期,莫霍利-纳吉曾宣称: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53

▲莫霍利-纳吉,《光空间调制器》(Light-Space Modulator),1923-1932

“我觉得,在一个有那么多新媒介等着我们探索的时代,再使用那些已经过时、无法充分回应艺术新要求的手法做创作毫无意义。”

这一论述在90年后的今天似乎仍然有效。相对于传统雕塑中的体块,莫霍利-纳吉认为光线与运动更能体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特征。在1946年他去世后出版的《新视觉》中,动态雕塑被认为是雕塑的新发展,电力被引入了雕塑,使之动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758

▲ 莫霍利-纳吉,《新视觉》,1946

莫霍利-纳吉对于二十世纪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一次全面的方向调整:从作品转向机制,从稳定出品转向实验,从传统架上转向技术媒介,从表现手法转向制造手段,从偏执地关注某一领域转向跨学科实践。在这样一种基于今天当代艺术实践而重新修正的现代主义历史中,莫霍利的媒介实验甚至在重要性上逐渐超越了毕加索在绘画和雕塑上和杜尚在观念上所创造的艺术革命。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01

▲ Denise René画廊的Le Mouvement展览海报,1955年

在接下去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动态雕塑才成为了一种艺术风潮。艺术家们对于雕塑风格的探索在单一媒介的死胡同中无法继续,于是逐渐转变方向,他们更多地受到了剧场的影响。单一媒介被跨媒介和多元媒介的艺术实验所挑战。“剧场性”(Theatricality)成为了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新概念。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05

▲Denise René画廊的Le Mouvement展览。展出的作品由Marcel Duchamp、Jean Tinguely、Alexander Calder和Jesús Rafael Soto制作。1955年。图片来源:monoskop.org

同时动态艺术也承担了二战后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艺术抵御美国艺术的职能。法国画廊主丹尼斯·勒内(Denise René)于1955年在她巴黎的画廊举办了名为“运动”(Le Mouvement)的展览,将已有的动态艺术集中展示,使得巴黎成为了动态艺术实践的重镇。展览中马塞尔·杜尚的旋转球及其齿轮联动装置不禁让我们想到2022年展览中这位同样来自法国的年轻艺术家列思。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08

▲ 马塞尔·杜尚,“旋转半球。”1924

自此动态艺术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风潮,比如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零社”(Group Zero)、意大利“T社”、荷兰的NUL,以及巴黎的“视觉艺术探索小组”等。以战后重新开始,“零度”时刻为含义的“零社”建立于1957年,特别关注“非物质”,光影和环境气氛。它的创始人之一奥托·皮纳(Otto Piene)的动态光影艺术在1960-61年很快发展成为非常复杂的机械聚合装置,他使用金属屏幕、圆盘、电机、计时器和旋转电灯,在黑暗房间中呈现出光影的剧场。1965年的“光之芭蕾”(Lichtballett)就是他这一时期的经典。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12

▲ Otto Piene,“光之芭蕾”(Lichtballett),1965

60年后,新时代、新技术和新艺术的互动关系依然存在,我们也需要探索新的媒介,以及人类在新技术环境下形成的新感知。当我们参观列思的展览“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应该将其放到艺术史的继承关系中去阅读,同时去审视艺术家在今天做出的创新,以及是否有效地回应了当下的现实。


2

列思个展“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顾名思义,标题点出了“动态”运动的基本形式,即“机械的环形运动”。作为进入展览语境的关键词“韵律”“循环”“自我”“神秘”“内观”“当下”提示了每一位走入其间的观者将身心投掷于“当下”,开启一场通向心理觉知的旅程。

80后的艺术家列思在博士期间的课题是研究如何用神经网络改变人的基础意识,我们通常称之为催眠。在艺术中使用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催眠”由来已久。基于“潜意识”理论的“自动”绘画在20世纪初的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中早就被广泛使用和实验。

在当代艺术中我们还能看到美国艺术家Matt Mullican的“艺术催眠术”(Artistic Hypnosis)。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用“催眠”的方式激发自己的潜意识,从而进行创作。在恍惚状态下,Mullican用黑色墨水在大画布上涂抹和书写。他似乎与周围隔绝,但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部分相协调——他将另一个自我表现出来,并称其为“那个人”“一个不伦、无性别的人”。他的表演很迷人,但有时令人不安和不适。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17

▲ Matt Mullican,无题(主观宇宙学),2016年。图片:Jens Ziehe。© Matt Mullican。由Capitan Petzel提供

如同今天所有跨学科和跨媒介艺术实验所操作的那样,这一治疗方法被列思吸收到当代艺术之中,在和机械动力学和计算机编程的结合中转化为动态雕塑。和Mullican,以及其超现实主义先辈不同的是,列思作品中的催眠并非作用于创作者,让其在催眠中激发沉睡的潜意识,从而展开艺术生产,而是相反作用于接受者,即观众。也就是说,他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在算法上操控机械,产生独特的视听效果,并刺激观众的感官,从而起到“催眠”的效果,或类“催眠”的体验。列思说:

“我关注催眠术及其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我把我的作品看作是提供给观众的自我催眠工具。如果要我制定一个目标,便是通过我的作品将观众锚定在当下。”

因而本次展览的看点正是“催眠”如何和动态艺术,以及新的数字技术重新结合。虽然我并非属于“催眠”的易感人群,因此无法很好地判断其作品“催眠”的效果,(据说艺术家用其心理学知识特别地设置了作品运动的频率和节奏),但无疑仍然可以在动态装置的运动中感觉到其营造的“潜意识”和“神秘主义”气氛。除此之外,我也明确地感受到了,通过声光电产生的“循环往复”作品在算法的帮助下试图探寻着人体官能的节奏和韵律。

在此我想选择几件打动我的作品略加介绍。

首先是一进展厅在空中悬挂的长条灯管(Neon swings)列阵,它们四排下垂,围绕着一根方柱形成“十字”。这些发白光的灯管每隔20分钟开始摆动,从视觉上将观众带入“钟摆”运动的节奏,就如同是进入催眠的引导器。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23

▲ Neon swings, 尺寸可变, 装置

大厅的边缘有一个的机械动态装置,它结合了传统的中国大鼓,每15分钟自动敲打一次。这一灵感来自北京通教寺的定时敲击的鼓声,从听觉上它仿佛是一个催眠的提示器。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27

▲ The drum _ 鼓, 280_200_120, 装置

在打鼓装置的对面是《阳光表演》(Blacksun),它看上去如同一个巨大的“时钟”,是一件在墙上固定的动态装置。这一“时钟”以中间的圆形镜面为圆心,带有炭条的机械臂在数字算法的操控下画着一个巨大的同心圆。这个装置会根据观众所站立的位置改变其涂抹的范围,当我们略微移动,机械臂也会相应伸缩和旋转,炭条在不平整的墙面摩擦留下斑驳的黑色肌理。随着展览的时间,黑色的太阳逐渐形成。它又仿佛是一只盯着全场的巨大瞳孔,为整个空间营造了某种神秘主义的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32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37

▲BlackSun 阳光表演, 360_360_20, 装置

《阳光表演》巧妙地平衡了数字技术的冰冷和艺术的诗意。观众可以面对它静观和冥想。除此之外最具生理触动性的装置应该是“心跳时钟”,它将平时不受关注的心脏跳动通过数字投影放大,视听化。在硕大的黑色展厅中,巨大投影上的表盘正对着一张可坐的椅子,当观众坐定,并将手指放到身边的感应器上时,在感应到手指血液流动的数据后,屏幕上的时钟会随着心跳频率而震颤。每个参与者心脏跳动的频率都被扩大,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呈现,回荡在展厅中,机械时间的节奏便和个人生理的节奏在此刻统合到一起,产生共振。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41

▲Heart Beat Clock _ 心跳时钟, 尺寸可变, 装置

总之列思的个展“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无法被描述,它是一场极具体验性的展览,需要每个观众的亲临现场,用身体感知,可能大家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44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858

▲《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展览于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关于作者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906

姜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毕业于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专注于公共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和城市治理的跨界融合,生活于上海、杭州和广州。


关于展览

微信图片_20220815215910

列思个展:纵身跳入当下——环形运动的机械幻术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0日-9月20日

展览地点:厦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出品人:陈丹妮

总策划、艺术总监:申晨

策展人:漠娜、霍雨佳

项目统筹:马赛

展览执行:吴靖 唐文 黄维 李必豪

品牌宣传:方思梦

平面设计:石祥甫


会展中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