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贺新春·庆冬奥——民族书画家精品展 人物篇系列报道之一 (杨晓阳、于顺生、冯海江、傅克春)
发布时间:2021-12-24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杨晓阳照片.jpg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生,陕西人,1979年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从师刘文西教授,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3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同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工作,1997年起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三五”人才、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教育界“十大杰出新闻人物”、中央电视台2003年“东方之子”。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杨晓阳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杨晓阳创作的国画《沸腾的黄土地》获西德纽纶堡“第四届国际素描杰出三年优胜奖”;国画《黄巢进长安》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长期陈列在古代战争馆;巨幅壁画《丝绸之路》陈列在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国画《黄河的歌》获“秦俑杯”国际书画邀请展金杯;《终南竞秀》陈列中南海。作品《高风图》、《愚公家族》、《黄河艄公》、《波斯迎亲》等曾引起社会广大关注和反响,作品造型严谨,构图宏大,色彩瑰丽,笔墨功夫扎实深厚,用写实手法表现浪漫题材,注重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体现出广泛的文史修养和独特的美学感受。

近年对美术教育理论和建立中国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思考取得重大进展,倡导“大美术、大美院”,强调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特色和地方及个人特色,引起广泛重视和影响。

主要学术著述《告别过去——杨晓阳作品集》、《速写教程》等,主编《西安美院五十年校庆作品集》、《西安美院中青年素描集》、《西安美院五十年论文集》等。





杨晓阳作品


杨晓阳作品


杨晓阳作品


杨晓阳作品







于顺生照片.jpg


1611910857597059.jpg


于顺生,笔名埜林,湖南祁阳市人。师承岭南画派赵少昂弟子谭圣卓老师、广州大中国画院院长周宝麟老师,涉猎画域广泛,独钟情于烙画艺术,独创五行中国画并臻于完美地把传统民间烙画艺术同岭南水墨画艺术与宣纸相结合,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新的书画艺术巅峰。作品山水气势磅礴,人物灵气生动,“五行相配,阴阳和谐”“上下相通,天地人和”,具有道家之仙气,为众人求福,求财,求健康,求平安,求和谐,求梦想之佳作,备受中外藏家青睐!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秘书长,中国少林禅宗书画研究院院长,世界禅商联合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东莞市民协会员。作品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评估认证。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证宣纸烙画传承人。

独特的宣纸烙画作品《五行中国画》,于顺生把几千年的民间烙画技艺与岭南水墨同宣纸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新韵的中国画,臻至前无古人的艺术颠峰,人物画中,人的皮肤部分运用了烙画技艺完成,就是用电烙铁在宣纸上烫出素描的立体效果,其余部分运用岭南水墨,它具备了五行——金、水、木、火、土的元素,电烙铁为金,宣纸为木,水墨为水,烙铁发热为火,颜料印泥为土,这种作品具有一定的灵气,它既继承了中国画又发展了中国画,它既有传统中国画水墨的韵味,又有西洋画立体感觉,它的最大特点是无法复制,环保,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1611910857597059-.jpg



于顺生作品 (4).jpg

于顺生作品


于顺生作品 (5).jpg

于顺生作品


于顺生作品 (6).jpg

于顺生作品


于顺生作品 (2).jpg

于顺生作品


于顺生作品 (3).jpg

于顺生作品







冯海江生活照.jpg



1611910857597059.jpg


冯海江,现北京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画院院士,国际孔子学院客座教授,当代书画家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界专业拔尖人才称号获得者,中国名人书画委员会委员。水墨画入选国际水墨大赛、先贤杯全国书画大赛,均获银奖。2009年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载入《走进艺术大师》《中国最具收藏潜力书画作品》《推动中国的领军人物》《国际艺术大师》《世界艺术典范》《引领中国的时代骄子》《百年中国书画史1840—2015》等典籍。2013年被评为“国学文化进万家年度人物”。

冯海江作品以中国人物画居多(也执笔西画),尤以塑造现代美人著称画坛,被誉为“一宝一绝”。冯海江的现代美人图具有一种批判性,对古典美人“小脚女人”的批判,对当代美人图那种硬设的“美丽”和迎合男人文化那种所谓的“文人美女图”的批判,还有对低俗与高雅的“美女图”进行哲理的批判,显示了作品的强大生命力和隽永的意义,为妇女(美女)文化真实的现代性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为中国美人图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由于作品色彩一反传统,画出色彩阳光感,表达了另一种中国画的色彩宣言,由于中西结合的技法创新,人物形象的客观和写实塑造,使作品具有了一种流派的可能,在学术上有着典范作用,并具有史学价值。“将中国传统绘画推进了一步,输入新的生命血液”,冯海江的作品既可挂于雅堂与寻常人家用以品赏,也可作一种派别祖始的艺术收藏品。

冯海江作品多被私人收藏。



独特的艺术风格

——谈冯海江中国人物画的探索与创新


有“世界第一大画家”之称的张大千先生说:“画家自身便是上帝,有创造万物的特权”,“一个艺术家最需要的,就是自由。”中国人物画中,历来的传统是工笔和写意。“工”,一名“细笔”,指画法工细的画风,描绘形象精细入微,一丝不苟。“写意”,一名“粗笔”,指画法简率的画风,要求删繁就简,以精炼概括的笔墨来表现出对象的意态神韵。冯海江在中国人物画的探索中,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造性地将写实主义技术种植在中国人物画精神上。精神上的写实成了他中国人物画的发挥手段。所以他的中国画现代美人图不一定有标准绝伦的面孔,乍看都是街上走过来的那种普通的美女。画这样的美女好像就是他的使命,在艺术升华中求实。并不是女人都可以是美丽的,但那种精神上的情态只要是真的实在的,就是美的。如西方文化中対漂亮和美丽理解是不同的,美丽是卸下外在的包裹的实在。只要实在了,怎么样都是美的。那些虚拟的艺术升华的泛滥化的形式,在海江这里好像都被他所绘的美人图的“白雪公主”吸在周围,跳着小矮人的狂欢写意舞蹈,并在海江的艳丽的色彩照映下,逐渐进入了高潮,一个可能被记入艺术史的典范化的高潮。

中国画的美人图,从来都是以遥远的古风情怀向世界讲述国家形象,并以此为国粹。海江塑造的现代美人图的国家形象,关联的不再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陡然从几百年的缠足女人跺跺情态跨进了张扬人性的坦然,并以世界女人文化最先遣的步伐,诉说女人的中国形象。

这个形象可以看到现代性中的自我意识,可以看到传统意识的拖缠与现代意识的创立挣脱。

中国画美人图,都以满足男人受用的心态而着力渲染美貌,似乎女人的美就是视力揉搓的快意,并以此框定美人图的艺术价值。海江的美人塑造,的确有男人一样辉宏的雄性,在山顶上可以“会心一笑我为峰”。

海江的这种气派的中国画美人图,让中国画美人图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和发展空间,招唤着中国精灵向世界试着迈步。

我们的中国人物画,从古到今基本上是屏蔽色彩的功用,限制色彩发挥像西画那样的多向度。所以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物画经历色彩激烈的探索后仍始终步履蹒跚,像林凤眠先生以突击队的精神牵领色彩在中国人物画领域里打天下,致力于中西融合,可如今仍不能“茁壮成长”。所以我们感叹中国人物画没色彩时,又不免有几幅艳丽作品没有让我们忘记“林凤眠式”还存在。这种不死不活的状况在我看来是没有真汲取西式画的营养,我们的中国画有了些色彩,甚至像黄永玉先生的色彩都没有一个灵魂的东西,那就是色彩的阳光感缺失。冯海江的中国画现代美人图,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榜样性的典范,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色彩宣言。

同时,海江现代美人图的创新,穿越着或正在穿越西方的现代性,他的现代美人图超越东西方二元文化对立。在西式和中式的技法上另辟蹊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中国画上画着西画,中西结合没有刻板,也没有故意,一切都那么天然成趣,出神入化,我们从那一张张不用线的脸上看到了造型的准确和高难度技法。海江以不同以往的绘画方法塑造着中国人物画的民族性格的新品质,世界性及民族性,构建了一个新的民族式样。这个式样具有中国画美术史价值的式样。

例如他创作的《长禽流云去无声,会心一笑我为峰》这幅作品,画中的她支起柔软的脸庞,用柔软去想象世界崇高中的我为峰。她笑着告诉我们,用不着屈原式的硬度,一切皆像长禽流云去无声一样怱怱走过,那正是我们。在人类中她们是另一式高度,她没有雄居天下那种山高我为峰,有着离我不道的天然之峰。

这正是女人的生命价值。一个没有被物化的美人,静静地向着我们形而上的微笑,现代美人不需要像蒙娜丽莎一样,坐着笑着都不是固化凝神的规序,她嘴角没有神秘,或许在明丽的空气中会大笑而歌——啊风啊,你轻轻地吹,云啊你慢慢地走。如此的神逸,又如此的清淡,似儒似道。

遥想有多少豪士登临山顶挺风而立,她不,她优雅的坐下,用自我意识和守望,用空灵的眼波说,我为峰是可以坐下,也许这是另一种女性哲学。

海江在营造这些因素时,把笔墨语言都使用得不一般。一片云,一座山,都不使用传统皴、擦,为了使山厚重雄浑,有人取名说是“及时皴”新技皴法。西式体量又中式创皴。最突出的是使用色彩来塑造山顶那种明丽如正阳而又凉爽的空气,红与兰的对比充分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如果色彩减弱就达不到这个空气的饱和度。题材的现代性表达,决定了皴法新创立和色彩的明艳。也突显了海江的独特自我风格,画风和气派均别有一番天地。

冯海江现为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画院院士,国际孔子学院客座教授,当代书画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界拨尖人才称号获得者,全国名人书画会委员。作品被载入《走进艺术大师》《中国最具收藏潜力书画作品》《推动中国的领军人物》《百年中国书画史1840—2015》《国际艺术大师》。1992年作品《大自然的恩赐》入选加拿大多伦多枫叶奖国际水墨画大赛、先贤杯全国书画大赛获银奖。作品多被私人收藏。2009年春节,与山水、花鸟画家杨瑞华举办母子画展,获得群众和业內人士高度评价,对冯海江的中国现代美人图,称“其艺术价值之高,称中国人物画并为一绝和一宝”。

海江是前行者,后面涌动着路人。

2011年春节中国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电视展播冯海江作品《回忋小姑》。2012年举办“嘉陵江水之诗”个人画展。2013年被评为“中国文化进万家年度人物”。

文/刘道平(注:刘道平先生系文博研究馆员。《中国风景名胜博览大型书画丛书》(1—5卷)主编。)


1611910857597059-.jpg



冯海江作品


冯海江作品


冯海江作品


冯海江作品


冯海江作品







傅克春照片.jpg



1611910857597059.jpg

傅克春,1944年生于中国书画之乡浦江,196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在校期间任美工队队长,负责学校宣传、展览、校园环境美化等工作。1970年推迟毕业分配到总参三部(昆明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82年2月转业到杭州任浙江省家具厂厂长,1984年4月调入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1989年4月下海经商,可谓经历了“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风雨历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搏击了30余年的著名浙商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现代工程设计集团董事长、高级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省企业家协会(省三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资深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工商联合会(总商会)执委。入选《杭州通史名人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饮水思源,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没有毛主席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们这代人生长在新中国,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亲身经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崛起,对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心,对“红色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毛主席饱含感恩之情。

40多年来,我以饱满的创作热情,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红色题材的创作当中。我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自己熟悉的题材,真挚的感情,明确的主题。从现实主义出发,将从脑海中涌现出来的许多党的历史事件描绘出来;对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画面真实与现实的真实统一,使毛主席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红色记忆在我心中,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怀念,能让人在时代的风雨磨砺中更臻醇厚。红色年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座历史丰碑,一种让当代人铭记追忆的伟大情怀。

毛主席诗词中的雄伟气魄,格调的豪迈,意境的高超,想象力的丰富,强烈地感染着我,让我感激不已,并产生灵感和创作欲望。在当今世界多格局的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特此,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满怀敬爱之情,再次细腻描绘伟人的音容相貌,心中激情澎湃,热泪盈眶,伟人的精神穿越时空,激励自己做一个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人,为繁荣祖国的传统文化全力奋进!

优秀的历史题材画,像史诗一样能记录宏大的历史事件,唤起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傅克春

2021.6.1于杭州


1611910857597059-.jpg



《中南海》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30cmx100cm2016年重阳节



《满江红》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30cmx100cm2011年4月


《爱我中华》56亇民族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130cmx100cm2019年


31《东方红》我们心中红太阳--人民领袖毛泽东130cmX100cm2016年6月


《建党》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30cmx100cm2019年6月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