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什么样的砚台得到许多喜爱
发布时间:2017-08-17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在砚台当中,要说实用,究竟还是以石砚最受人们喜爱。在各地所产的石砚中,端砚的名气最不能忽略,它是我国四台甫砚之首,又称“端溪砚”,在唐朝被誉为人世至品,在宋代则成为贡品。相传古代岭南端州有溪,世称“端溪”,用端溪里的石头做砚,“益墨而至洁”,为世人珍爱。而端溪边上还长有一种草,工匠在此将砚台雕琢完后,就用这种草将砚台裹住,这样一来,砚台就算从岭南到华夏辗转千里,也不会遭到损害,几乎像是天造地设的制砚之地一般。


  林林总总的砚台,毕竟还需配上各式的墨才干成色。《释名》说:“墨者,晦也,言似物晦墨也。”是说墨就是指晦暗不明之色。《说文解字》中解说得更清楚些:“墨者,墨也,字从黑、土。墨者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这儿的煤烟不是煤炭,而是松木焚烧后产生的烟雾所凝成的黑色粉末。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韦诞著有《墨法》一书,里面具体介绍了其时制墨的办法:先将质地纯良的松烟干捣结束,再用细绢筛去草芥,筛时要防止露天,以防轻烟飞散;然后再依据份额参加好胶,一起浸泡在梣树皮的汁液中;还要持续参加鸡蛋蛋白、珍珠、麝香等物,再经分隔研磨和细筛,终究放入臼中,用杵捣三万多下,才算告一段落。这个进程里还有许多详尽的考究,终究出来的墨每挺(墨的量词)也不过二两重,所以人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古代制墨当然不会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不同当地也有不同的选材和做法,其间质地优良的好墨,常常会经过各种方法在文人墨客间撒播。相传南唐李超、李廷圭父子,所制之墨声称天下第一。宋代时曾有人得到一块李超墨,长不过一尺,细裁如筋,边沿如刀,甚至能用来裁纸。最奇特的是,曾有兄弟二人一起运用这块墨,每天书写不下五千字,整整十年才将这块墨用尽,世人无不称奇。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