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古时期的各种乐器
发布时间:2017-08-01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铜鏄一套9件,属编鏄。青铜铸成。体上小下大,呈中空圆筒状。两端起棱,平口,口部与舞部横切面作椭圆形。钲上有乳状枚3行,每行6枚,前后共36枚,枚上纹饰为一条头向上扬,蛇身紧盘的龙纹。舞上饰镂空龙形扁钮,龙头有角,兽身拱起,长尾垂地,有足,呈对称站立状。


  青铜鼓


  战国


  云南楚雄万家坝1号墓出土。器平面,曲腰,四环耳,中空无底。器腰部饰一星期云雷纹。此式青铜鼓大约是春秋中期今后盛行于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等地,与当时华夏区域两端收敛的筒形鼓不一样,具有显着的当地特色。


  五铢钱纹铜鼓


  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此鼓由鼓面、胸、腰、足4有些构成。鼓面大于鼓腰,有面檐伸出鼓胸以外,腰部收束,以一道突棱与足有些界,足部略向外扩大。胸、腰间铸有鼓耳,可系绳悬吊。鼓面边沿环铸6只蹲着的青蛙,基地有12角光芒体。鼓面和周身间饰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


  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边和西南少数民族象征财富和权力的重器,可作仪式乐器、战争军鼓,也可用于贮存财物和放置骸骨。此青铜鼓鼓面及周身所饰五铢钱纹,系汉代华夏区域青铜器上的多见纹饰,表达了我们恳求赋有的美好愿望,说明当时西南各族和汉族在经济交往、文明融合上的密切关系。


  铜錞于


  西汉


  传四川省成都市出土。秦汉时期,今四川区域的经济、文明已高度发达,呈现出兴盛兴盛的形势。前史上曾在这里发作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巴蜀文明尽管逐步与全国共同的汉文明相融合,但其灿烂辉煌的结束照常可寻。这件铜錞于,为虎钮,肩部膨出,腹部为椭圆直筒形,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蜀人或巴人遗物,为了解古代巴蜀文明供应了首要材料。


  乾隆红漆描金云龙纹排箫


  清


  宫廷吹吹打器。遍体髹红色光漆。上部摆放十六根吹奏管,直通终究,每管代表一个音,上标有乐律称谓,从左到右依次为“倍夷则、倍无射、黄钟、太簇、姑洗、宾、夷则、无射、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大吕、倍应钟、倍南吕”。下部一面绘两条相对云龙纹,正中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另面绘二龙戏珠纹。纹饰及文字均用金粉描绘。


  龙纹玉磬


  清


  宫廷乐器。由巨幅和阗玉琢制,玉质呈墨绿色,纯真光润。磬一面饰描金云龙纹,中部描金篆书“特磬第六仲吕”、“大清乾隆二十有六年,岁在辛巳,冬十一月乙未朔,越九日癸卯琢成。”另一面饰描金二龙戏珠纹,中部描金篆书乾隆帝御制诗。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