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书画委动态
书画委动态
如何把时代气质体现在作品里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梦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将于10月举办,专家学者会诊当前戏剧创作——

如何把时代气质体现在作品里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将于10月26日至11月12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约30部优秀剧目将上演,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目前,入选剧目仍在不断打磨提升,除了主创团队不懈努力外,受邀为这些剧目“把脉”的戏剧理论评论家也放眼当前戏剧创作整体,与创作者一同探讨着努力的方向。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迅速,带来很多新的思想、观念、认知和审美期待,如何把时代的气质体现在作品里,如何让作品的思想内涵更有深度,艺术呈现更加饱满,更有可看性,是创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提升的。”《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印记和文艺贡献,让作品富于新时代的审美风范和精神韵味,让舞台上下、创作和欣赏形成有效的共鸣共振,是创作者和评论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省

  “戏剧创作是具有高度限制性的文学创作,要考虑到行当、演员,要全部通过对话和唱词来表现,在有限的时间、规定的空间里,把情节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要让观众理解,还要有紧张度,写出人物的个性、内心。”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看来,事、人、心,这三个向度都要表现得充分,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还要考虑节奏、唱腔的布局,难度就更大了。

  “今天,好的作品应该植根民族基础,传递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形成艺术的表达。”江苏省剧协名誉主席、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认为,对于戏剧来说,艺术的表达有三个层面,“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省”。

  引人入胜,就是要编好故事。“现在有不少编剧不太会编故事,故事缺乏戏剧性,不抓人,可能题材不错,但有好的题材不等于就有好的故事。一部戏故事好,表演不好,观众也不爱看。所以要特别重视表演艺术创造,避免让演员成为导演的棋子,尤其是现代戏创作,生活本身也许不那么好看,运用表演把生活变为艺术才好看。音乐、唱腔也非常重要,一出戏没有好听的唱腔,不会真正保留在舞台上,观众不会只喜欢看一出戏的文本,一出好戏总是有很多好的唱腔让人愿意反复听,甚至学着唱,这是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征决定的。”汪人元说。

  动人心弦,就是要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这要求创作者把重点放在写人上,特别是写人的心灵和情感。”汪人元说,“现在有不少戏重事件、轻人物,人物缺乏鲜活真实的质感和浓烈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很多写先进人物的戏,最常见的写法就是罗列好人好事,给人物增加很多困厄、麻烦,恰恰缺乏真实深刻的人性表达,这就很难让人从心里感动。”

  发人深省,就是要让人思考生活、思考历史。汪人元认为,创作者要有慧眼,不仅在于选择题材,更在于发现题材中的价值,要看见更接近本质的现实,让题材中一般观众看不见的价值被看见,创作者既要有理性的深刻,又要有美的顿悟。题材价值不等于作品价值,能不能写好一个题材,关键在于能不能敏锐地从题材中发现、开掘出有价值的题旨,创作者所能看见的深浅程度,以及表达的独特创造性是决定因素,这考验的是创作者思想的高度、看待世界的独到眼光,不是朝夕之功,需要长期修炼、不断提升。

  审慎选材、投入情感、协调发力

  “现在有些剧本,技术上还是圆熟的,但一看就知道是创作者视为工作、任务去完成的,有些戏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这恰恰就是它的问题,很全面、很常规,好像都讲到了,但没有异峰突起的艺术力量,像老和尚的帽子——平平塌塌。”毛时安认为,这都源于创作者投入不够,尤其是感情投入的浓度、力度不够,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不行的,“首先是投入感情,其次才是想象力、创作技巧等,创作者的投入能让剧作生出翅膀,抵达、超越观众想象的艺术境界。”

  在刘玉琴看来,当下很多剧目还是“要我写”的结果。“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它们,以此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的、有审美意味的作品,关键是怎么样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刘玉琴认为,创作者情感、思想的投入,能力的转换,创意的发挥等在其中要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些作品完成得比较快,缺少积淀、打磨以及认真的审视、把握,思想性、艺术性离设想的高度有差距,离观众的审美趣味也有差距,在舞台上就显得不那么有分量。需要创作者更好地感悟、吃透这些文化资源,作出创意性的思考。”

  另一方面,不是什么都能写进戏里。对于一些地方给创作者出的题目,汪人元表示:“有些题目不考虑戏剧规律,有些题目则不考虑剧种特点,不同的剧种对不同题材是有适应性的,有的题材并不适合某个剧种来表达。有些题目不顾及剧团条件。一个剧团最大的优势是表现什么?要把这种力量、光彩展现出来,把剧团的潜能调动起来,才能出好作品。”

  “影响舞台艺术能否成功的要素首先是剧本,剧本就像机床,机床不好,做出来的各个部件都有问题,组装也会有问题。”毛时安表示,剧本的决定性作用不容轻视,而真正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每个环节都要达到相当的高度,它们之间还不能“打架”,要达成彼此的协调。

  “在思想上,追求深度牵涉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对历史的概括、提炼和重新构建的能力。在表现上,对创作者的艺术功力又是一重挑战。”舞台艺术是一度创作、二度创作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创作,在刘玉琴看来,其中一两个环节做得很好了,可整体效果依然达不到期望的高度,需要各个环节综合发力。“目前我们缺乏整体上的集中发力,在形成合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刘玉琴说。


书画委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