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书画保藏到宋代
发布时间:2017-06-12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到了宋代,以宋太宗、宋徽宗和宋高宗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对艺术品高度重视并且重金搜购,乃至派出官员特地求购:“宣和中,遣大黄门就西都多出金帛易古画本,求售者如市。独于郭宣猷家取吴生画一剪手指甲内助去,其韵胜出东坡所赋周员外画反面欠伸内助尚数等。”(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七)》)在这么的大布景下,从唐代即鼓起的文人士大夫赏玩古玩书画的雅好变成一时之风,出现了“贵人金多身复闲,争买书画不计钱”的“保藏热”,我国艺术品商场得到了迅猛的开展。以苏轼为例。苏轼在世之时,就有人很多收买其书法著作。苏轼自个曾记叙:“明日得王晋卿书,云:‘吾日夕购子书不厌,近又以三缣博两纸。子有近书,当稍以遗我,毋多费我绢也。’乃用澄心堂纸、李承晏墨书此遗之。”(苏轼《书黄泯坂词后》)不只如此,苏轼的书法除了能够作为产品在商场上流转,并且能够作为赌注。苏轼曾讲过这么一则故事:“张怀民与张昌言围棋,赌仆,书字一纸,胜者得此,负者出钱五百足,作饭会以饭仆。”(苏轼《东坡志林(卷九)》)到了北宋末年,苏轼的书法报价便已涨至“一纸万钱”:“东坡笔墨,在崇宁大观,则时禁太严,尽行焚毁。至宣和间,上自内府搜访,一纸直至万钱。而梁师成以三百千取《英州石桥铭》;谭稹以五万钱辍‘月林堂’榜名三字。至幽人释子,所藏寸纸尺幅,皆以重购归之贵近。”(陆树声《长水日抄》)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北宋天圣元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艺术品商场上也随之出现了以纸币买卖的现象。“癸巳八月十四日,瓜徐以乔仲山求售智永真草千文,绝佳,欲钞七定。上有徽御题,政和宣和印。即此项郭祜之谓内有佑字系双钩,此米老所谓临本也。然亦奇物,不易得者。颜书马病帖,欲钞五定,有高宗题签头,希世印在前,亦奇物。”(缜密《志雅堂杂钞(卷上)》)以信誉钱银作为付出手法进行艺术什物财物买卖,象征着我国艺术品商场进入到一个新的开展阶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