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不能没有气势的改动
发布时间:2018-10-22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假设你去台北故宫,就能够看到清代大臣们写的折奏,这些折奏都是用小楷写的,十分规整,就像是印出来的。我没有看到明代从前的折奏,信任明从前的官员写的文档书体比较洒脱灵动。而清代的官场书法崇尚亮光齐圆,老成持重,死气沉沉。我们去看乾隆皇帝的字,圆圆滚滚的没有菱角,没有气势没有改动。
乾隆这个人有点志大才疏。诗有几万首,没有多少存世。每到一处必定留墨榜书,书法板滞毫无特性。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所以民间也附会构成一种很庸俗的习尚。一些书法界有识人士就起而反之,搞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书法文艺复兴运动。这在前史上被称作“碑学运动”。碑学运动发作了许多优异的篆书,隶书和魏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