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身份”的书风
发布时间:2018-10-09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假如说,首届书风展“多元化身份”是依据当代书家从不同学科布景介入书法实践,从观念到思维多纬度的照料书法,那么第二届“书风展”提出的“打开的传统”,则是从书法史的逻辑上从头审视“传统”的边沿和概念,这些都是在评论多元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面临书写,怎样在传统书法这座“富矿”里边寻找新的可能性。新一届“书风展”提出的“日常书写”,同样是依据以上问题,从古今书写环境和书写目的的差异上提出的。展览盘绕书家平时或每日的书写进行评论,参展的书家依旧是60时代至80时代出生最具创造活力的中青年书家代表,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参展书家日常所书诗词或札记、小品或对联,展出作品整体尺幅偏小。
本次展览共展出10位书家的60件作品,字体触及真草隶篆。他们中既有在书法高档教育领域作用丰富的博士、教授,也有理论与创造偏重的书坛中坚,还有当地青年书协的带头人以及国展获奖书家、青年书法探求者,他们都有一个一同的特征,即书法在他们的工作日子中占有重要的方位,且各自保持着活泼的考虑才干和热心的书写状况。我们倡议让书法成为一种日子办法,通过日常书写、案头书写来倡议书家回到书法的诗性源头,回到心手相应、字如其人、有感而发的书写情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