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法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7-04-14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维,古代,上为 君,为爸爸妈妈;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所谓“无出其右”,天下第一。
这样的书写习气一向继续到解放后,最早提议汉文横书的是华裔教育家陈嘉庚先生,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提出了中文书写应一致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以后,郭沫若、胡愈之等也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称人的两眼是横的,双眼视野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览时天然省力,不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人名、地名排写也较便利,一起还可进步纸张利用率。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初次用横式排版,并刊登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咱们以为现代我国报刊书本的排版方法,应该跟着现代文明的开展和它的需求而改动,应该跟着大家日子习气的改动而改动。我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开展趋势。”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