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结构神韵之相辅相成
发布时间:2017-11-13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结构神韵之相辅相成


  相较于《秾芳诗帖》,政和2年所题《瑞鹤图》,结构神韵共同,只是行书笔意更浓,转机处更圆润,
似为更为晚一些的著作。因为实践《秾芳诗帖》单字巨细到达12.5厘米,与《瑞鹤图》题跋相去甚远,行笔速度力度彻底不同,也有必定影响。从笔划,结字的比照,从翰墨的神韵等视点剖析,能够揣度《秾芳诗帖》是《闰中秋月诗帖》之后,但不会过晚于《瑞鹤图》题跋这一时期的著作。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19岁即位,建元为建中靖国(1101年);翌年改元崇宁,计五年(1102-1106年);25岁改元大观,计4年(1107-1110年);29岁改元政和,计7年(1111-1117年);36岁改元重和,历时4个月(1118年);37岁改元宣和,计7年(1119-1125年);宣和七年逊坐落钦宗,在位共25年,逊位时年44岁。又据《宋史》记载,1100
年废宣和殿,时年宋徽宗 19 岁, 崇宁初再建宣和殿。(注释5)大观二年(1108)年,徽宗 27 岁时,为该殿作记。宣和元年
(1119)二月“改易宣和殿为保和殿” (注释6),也就是说 1100 至 1102 年之间和 1119
年二月后不存在“宣和殿”,这期间不应有“宣和殿制”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