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瘦金体
发布时间:2017-11-10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美术界也有不同定见,有业界专家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秾芳诗帖》,瘦金书虽与赵佶所书相仿,但字里行间却透出一股庸俗,这对一位精致皇帝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细看用笔及结体也有问题,字中凡左撇均快而直,少宛转圆润之意;左右上挑勾则僵硬做作。即如“庭中”的“中”字,字中的“口”左重而右轻,与赵佶《闰中秋月》帖中两个“中”字比较,好坏自见。整幅字多骨少肉,有形无韵,"尤未得其实也”,疑为仿作,双钩摹本。”
凡写过字的人都有的常识,运用长锋健毫在疾劲行笔傍边会呈现笔尖受力,笔尖略有散锋分叉,仍正常现象。正是这种痛快淋漓一气呵成的笔势,带来干湿浓淡飞白牵丝之美,以此为由被一些专家误解穠芳诗贴非徽宗之亲笔著作。笔者以为此说实属武断。
也有学者以为:落款很可疑。还引证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说:小款……非常短促,书亦较弱,定出后添,上钤葫芦印亦未必真。以此作为自己的“有力”佐证来判定:穠芳诗贴乃伪作。笔者以为此说纯属断章取义,做学术探讨者,首要具有规矩谨慎的情绪与科学务实的研讨精力,防止信口开河,拿出站得住脚的理据,才好下结论。
首要看看此贴上的鉴藏印记:[丹诚][九如清玩][也园珍赏][御赐忠孝堂长白山索氏保藏][阿尔喜普之印][乐葊][东平][汉水耿会侯书画之章][真赏][珍祕][湛思记]清乾隆内府等诸印。既有这些史上有名藏家保藏有序的佐证,再详细看一下徐邦达先生的上下文“此书笔很挺拔,应是中晚年之作“(注释3)赵佶大字,惟见这一本。徐老此按充分肯定了穠芳诗贴乃现在可见,徽宗大字廋金体仅有存世孤本,对此贴书写的大致时期也有考断。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