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茶”自喻的创艺者
发布时间:2017-11-03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蒋兆和屡次以“苦茶”自喻,这一点也常被史家、评家提及。喝茶的人都知道,苦分两种:一种是舌面之苦,舌面的味感,很简单化开,所谓“回甘”;另一种是入心之苦,最常见的是黄连之苦,是化不开之苦。蒋兆和之苦,是后一种纯纯入心之苦。他画流散,画苦难,不是在体现苦,或许“痛感民生之艰”这类游离在外之苦,他对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我是我、你是你,我要画你了的情形;他没有把自己去除在外,没有你、我之间的间离感。他是感同身受,把自己完全融进去了,他就是《流散图》中的一个人物,用句套话就叫做同呼吸共命运。正由于有如此自他不二的用心,他笔下的苦才达到了崇高之境。
融入其间,必将带来自我提高,这提高的起点是对笔下人物的极大尊重。无论是1949年前的《流散图》《返乡》,仍是1949年今后他画的《邻家女》《西双版纳一小姑》,乃至那个抓着脚丫儿的小孩……细心观察画面,会发现,无不略带一点点俯视感。这一特点在蒋兆和人物画创造中如同一向没变,哪怕是《邻家女》,画中人物是低着脑袋的,依然能够清晰感受到那一点点仰角。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