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法不等于死抠笔墨
发布时间:2017-03-22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当今书画界,几乎人人都在谈传统、标榜传统,甚至肆意地、过度地消费传统,那么书画的真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它呢?一本古帖、一幅古画就完全代表真传统了吗?临摹得像就算得到传统的真经了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务必要清楚,传统不是死的,它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是我们在书画用笔用墨过程中自觉体现的,是在整个研习、创作时自然流露出的那股真正契合古人的精神,而非仅仅只是最后所呈现的那个简单图像,更非做作出来的虚假样式。
当今有很多所谓的传统派书画家,在创作时总是喜欢对着古帖古画一点点临、一点点摹、一点点蹭,整幅作品完成下来,抠哧好半天,甚至好几天或更长时间,工笔画如此,写意画也不例外,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且更多的只是在意与古帖古画表面的相像,却忽略掉了内在的气息、气韵、格调、内涵等一件作品里更为重要的东西。当然也完全没有创作中所本该具有的那份轻松、自然,那份意会古人后的自如、表情达意时的真切,以及创作中与个体生命同频共振的状态。他们画起来费劲,观者看起来也会感觉很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