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仕女图中的簪花姿态
发布时间:2017-08-2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以胖为美的见证


  《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国宝级的名作,出自唐代画家周昉。


  这幅著作可谓是唐代“以胖为美”的见证,画中的女人个个身段饱满。


  在马良看来,读懂这幅画不得不看画中女人的发簪。在古时,簪子开端仅仅女人用来盘发的细棒子,跟着工艺水平的逐步前进,人们开端在簪子上镶嵌宝石,或许用金银打造漂亮的花朵,也就是《女史箴图》中的华胜。单根的叫作簪子,两根或三四根并排的,就叫钗。


  到了唐代,簪子做得越发精致,《簪花仕女图》中的发簪叫作金步摇,就是在发簪的顶端加上一些能晃动的东西,比方垂下一些流苏或挂一些金银珠子,女人走路的时分,簪子上的这些小饰物就会跟着头部的晃动而微微摇摆。后来,金步摇逐步演化成了宋词中曲牌的名字,比方“玉娇枝”“一斛珠”等等。


  《簪花仕女图》中侍女的眉毛也是一大亮点,她们的眉毛在脑门的高处,看上去是黑黑的两团,在唐代这种眉毛叫作蛾眉,意思是像蛾子的两只翅膀。这种眉毛还有一个名字叫桂叶眉。


  画这种眉毛需要把本来的眉毛剃掉,然后用一种叫黛石的矿石在脑门上把蛾眉画出来。“六宫粉黛”的中“黛”字指的就是这种画眉毛的石头。


  这幅画还有一个很风趣的现象,画家是依据画中人物的身份凹凸,决议其身型巨细的。嫔妃的身份比较高,在画面中显得就比较大,身旁的宫女则画得比较小,这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一个很共同的现象,画中人物的身份尊卑决议了人物的巨细凹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