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余永麟的《北窗琐语》
发布时间:2018-07-1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明代余永麟《北窗琐语》也曾记道:“倭夷入贡,泥金扇最佳,先以金箔作底,上施彩色,高皇帝恩赐桂太傅彦良,慈人也,其子孙藏有一柄。”按其所述,折扇在我国最早呈现应系明代永乐年间,为日本进贡之物。皇帝将这批新鲜的进口货颁赐群臣以示恩宠,遂逐渐在民间普及开来。而由日本学者辻惟雄所著《日本美术的前史》一书中写道:“扇子属为数不多的纯日本设计。平安年代初期,从团扇开展到用扁柏薄片拼接做成的柏扇,这以后发生了所谓的蝙蝠扇,行同现在的纸扇。这些扇面上描绘有日本景象,即运用金银和颜色的美丽的大和绘。这些扇子传到我国深受欢迎。严岛神社现存有‘彩绘柏扇’以及12世纪的多面柏扇。”12世纪在我国大体为南宋时期,从传世画作上看尚以团扇为主。因此折扇源自“东夷倭国”一说最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