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的孤僧画品
发布时间:2018-04-18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1918年,34岁的苏曼殊在上海病逝,临死之前,写下偈语:“悉数有情,皆无挂碍。”
在他时间短的终身中,曾有过无数标签:“诗僧”、“情僧”、“改造僧”、“糖僧”、酒肉和尚、单纯者、厌世者、怪诞者……今日咱们来聊聊苏曼殊和他的绘画吧。
终身崎岖 正如其诗所言“行云流水一孤僧”
苏曼殊,原名苏戬,字子谷,学名元瑛。天资聪颖,才调异常,通英、法、日、梵诸种文字。尤擅七言情诗,风格忧郁,以清逸见长。曾发明爱情小说6篇,开鸳鸯蝴蝶派先河,由于小说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在今日没有流传开。其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风行一时。又翻译莎士比亚、拜伦、雪莱的著作,将李白、杜甫、李贺的诗介绍到外国去。民国时期,他是许多青年学生的偶像,又是世人眼中留恋红尘的风流和尚——时而僧装,时而西装,常和友人收支酒肆花楼。他是我国常识分子前期改造安排南社的中心分子,也是我国马列主义先行者陈独秀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