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艺术生活的开启方式
发布时间:2020-06-12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艺术工作室是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工作的场所,因为艺术的存在,工作室被大家赋予了奇妙、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等等不同寻常的印象,公众鲜少有机会去工作室中一探究竟。6月6日,艺术家朱佩鸿与赵一霖迎来了他们艺术工作室的首次开放,这恰恰是他们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回应。


1.jpg

展览海报


他们的工作室位于上海圣塔路斯的别墅区之中,共划分为三个独立展厅、创作工作室、艺术工作坊和办公室。本次艺术工作室开放融汇了 “追寻城市缺失的色彩” 朱玉祥朱佩鸿父子双人展、艺术收藏展和艺术工作坊。


2.jpg

展厅现场


两个时代在色彩的世界中交汇

“追寻城市缺失的色彩”父子双人展的举办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朱玉祥、朱佩鸿父子二人的这一年度性聚首逐渐成为一起具有影响力与传播度的艺术现象。

色彩是观看事物时最先接收的信息。在朱玉祥、朱佩鸿父子二人的艺术实践中,色彩是他们共同的交集。前者抽离出自然界的色彩,主观地赋予物质化的现实世界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奇妙感观;而后者将在城市生活中的色彩记忆,转化成画面中或流动、或碎裂、或聚合的彩色印痕,以抽象的方式探讨宏观世界中,意识网络链接的图景。


3.jpg

赵一霖、Trevor Harvey、朱玉祥、朱佩鸿(左起)在朱玉祥工作室中


4.jpg

朱佩鸿在工作室中


与此同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使观众产生丰富的视觉印象,从而拉近了观众的距离。一方面使作品产生更加丰富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唤醒观众对于城市生活的色彩记忆,去感知一个更加多彩的世界。


5.jpg

朱玉祥《大山》 175×175cm 布面油画 2017


6.jpg

朱佩鸿 《我的空间-绿洲 2015-1》 160×160cm 布面丙烯 2015


艺术与社会的接口

赵一霖讲到:“开放期间我们将举办多样的艺术工作坊,意在提供一个实验和体验的空间,让体验者们绘制自己的作品。通过艺术知识的讲解以及眼手脑的协作运动,引导体验者们感知绘画创作的过程,促进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


7.jpg

赵一霖介绍艺术工作坊和体验内容


8.jpg

艺术工作坊影像


伴随着工作室的开放,艺术工作坊还将继续不定期举办。


9.jpg

朱佩鸿与宝霖国际危险物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WIFFA危险品运输联盟主席、艺术收藏家廖解宝先生合影


10.jpg

朱佩鸿与艺术家彭勇合影


11.jpg

展览现场合影


朱佩鸿这样说道:“艺术工作室是这个时代中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社区当中理应分布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室,雕塑的、版画的、绘画的、设计的、陶艺的等等,这不仅让大众能够更好的接近和观看艺术,艺术家们也能因此获得艺术创作的空间,融入整个社会。”


开放日

2020年6月6日-7月31日

地点

上海市松江区古楼公路1198弄150号

活动内容

朱氏父子双人展“追寻城市缺失的色彩”

艺术收藏展

艺术工作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