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缠丝拳会馆创始人——钱鼎文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04钱鼎文近期.jpg


钱鼎文,重庆市道门缠丝拳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全球非遗武术健身连锁俱乐部缠丝拳会馆创始人兼总部总教练;中国武术家协会资深会员;武术六段,散打教练员裁判员,健身气功教练员裁判员;中华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社会体育(武术类)指导员、缠丝拳协会创始人;荣昌区武术协会前秘书长、副主席;央视《大国品牌》栏目特约嘉宾。 

拜师深造,融会贯通

1985年,钱鼎文经学生家长郑应辉和同事吕晓勋介绍,拜峨眉缠丝拳大师于天沛为师,正式入门系统学习缠门功夫。在于老夫子的指导下,他不仅掌握了缠门内功吐纳、桩功技法,还认识了许多常用中草药及其医疗方法。多年间,钱鼎文先后在葛桥中心校、铁索桥村校、青峰庙小学等多所学校任教,同时邀请于老夫子驻校指导,共同推进缠门功夫的传播。

钱鼎文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极高的悟性和毅力。他不仅记录了于老夫子的诸多口诀和心得,还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例如,他将传统套路中的边缠顺捶、挂步挤手、采手连掺、流云挥袖、指点江山等动作融入日常坐立行走中,通过“功在时时刻刻”使自己的技艺更加娴熟。于老夫子曾因本门武学未有书经典载而深感遗憾,期望钱鼎文遍访同道,探索渊源,汇集缠门武技成册。遵照师命,钱鼎文通过遍访各地同门完成了《道门缠丝》专著,并在之后继续深入研究中,屡次叨扰唐新知师叔清修,终得融汇众长,深蒙行业专家学者嘉许。

 

武学自巴,内家萌芽

峨眉火龙通背法门传到大明朝兵部主事唐顺之后,因东南沿海倭患猖獗,朝廷任命他为凤阳巡抚督导戚继光等人的抗倭斗争。戚继光经典论述《纪效新书》描绘了唐顺之向他传授峨眉武技的细节,并在其中军近卫营八百兵勇的训练中,大量融入峨眉道人功夫而成“(明)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以及鸳鸯阵法的实战教学。戚家军转战南北期间,峨眉武术在军地交流或官兵转业退伍过程中被撒播到江浙闽粤及中原北方各地而成通背拳或通背缠拳。

此外,钱鼎文团队还深入研究了后期川东道门武术向外扩展的几条脉络。如癞道人将巴子拳传与北方吴钟等而成八极拳。稍后有盘山道长将八卦拳传与董海川而在北方形成八卦掌。再后有徐矮师将道门八卦拳的另一种风格通过杜兴武传到北方而成自然门功夫。兼之前述张三丰和唐顺之传出去的峨眉武术,以及更早期深度影响少林武术的通臂拳,中国武术一条很清晰的发展脉络跃然纸上,那就是“武学自巴”,探索中国武术发展史的一条全新思路。  

全球连锁,绿色健康

2009年,缠丝拳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Ⅵ—4),成为市级代表性项目之一。这背后离不开钱鼎文自1990年以来的努力。他遍访同门、整理史料,积极推动非遗申报工作,最终让这项古老武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年来,钱鼎文主持的缠丝拳艺研究会在优化提炼拳械功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针对成都峨眉道院同行提出民间版老架缠丝拳“内家特点不明,螺旋缠绕韵味不足”等问题,研究会对内功内劲进行了系统完善,并在套路前面增加了“请手提气、退回奇门、左挂挤手、右挂挤手、沉气贯劲”等五式,以及末尾的“导气归田”。此外,钱鼎文团队还汇总了缠门祖师黄益川、杨维善散落各地风格各异的拳械功法,并规范化编排使其升级为“缠丝拳段位制教材”。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