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古籍的稀有和拍卖
发布时间:2017-07-2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到今日为止,有许多家机构拍卖过古籍,像方才讲到的我国书店以及嘉德,但实际上的操作各有不一样,也许有的只拍过几场,由于货源疑问等等要素就不再拍了。实际上参加过古籍大拍的,大概是二十五家。大拍就像我方才所指的春秋两季,中心穿插着的是小拍(够不上善本的古书)。如今终年坚持春秋两季大拍古籍专场的有十四家,会集在京沪两地。除此以外,天津、南京、广州等地也有过这种大拍,但京沪两地占了百分之九十。


  就今日的状况来看,古籍拍品的质量降低速度很快。了解商场的捷径,是搜集我发给咱们的这种古籍图录。把历年的图录一看,就能明显地看到十几年来日薄西山的局势。这儿我首要指的是质量,数量是越来越大,质量是越来越降,然后报价是越来越高,这是一起的特点。比方说一部明版书的报价,明代白棉纸的嘉靖本,假设说曾经三五万,如今平均下来,大部头的根本上加个零,上涨了十倍。这十年以来,就印证了那句话,即是古书的有限性。


  古书保藏的特殊性


  有一个特殊的要素,是古书保藏和别的类别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书画,依照他们工作的讲法,即是换手率极高。藏家会在短期内找南北差价,比方说一幅新的陆俨少,在北方拍一千二百万,下一场在上海紧接着就呈现了。书画和瓷器的换手率都很高,而古书保藏究竟跟文明的联系更直接,往往买家买到以后放在家里头不拿出来。当然,书商,即是工作运营古书生意的除外。许多古书藏家,喜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除非有严重的变故,家里发生一种非人力所能抵抗的改变,他们才会拿出一些东西。好的一面,是起到了商场稳定剂的效果。坏的一面,即是容易使商场干涸,市道上没有好的货源。今日古籍商场的局势即是这么。发给咱们的这几个图录,尽管满是大拍,咱们能看到东西也许很通常。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