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林,笔名:村野耕人,1955年生,河南省扶沟县人,现为中南海国礼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员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人民美术报理事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黄淮书画院副院长,洛阳颜真卿书画院名誉院长。
曾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艺术学院,后进修于中国国画家画院山水画高研班,深得国画大师,美术评论家邓富星先生言传,师从龙瑞,师恩钊,周逢俊先生。
其国画山水画:所做山水石质坚毅,林木茂密,云气浮动,且遵古法富有生活气息,在色彩上勇于探索,力求把绚丽的色彩同水墨融合在一起。
李林发是一位书画兼善皆优的书画家,他的国画在焦墨和色彩中大胆实践,时而清新自然,时而深沉幽静,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小桥流水,运用自然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书法中行草隶都有上等之作,深研“二王”,也广涉米芾、王铎、张颠,黄庭坚,并将各名家之精髓深谙于心,跃然纸上却是自成一家。
今朝泼墨绘南北 —睨人材海内空
——记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李发林先生
李发林虽出身于乡野,却是标准的学院派书画艺术家,他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艺术学院,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高研班,得国画大师邓富星先生传教,后师从龙瑞、师恩钊、周逢俊先生,最终在书画艺术界功成名就,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山水画研究会,中国书画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又兼任河南省黄淮书画院副院长,洛阳颜真卿书画院名誉院长,专职画家,山水画艺术市场的主流艺术家。
李发林的山水画,特色鲜明。以李发林作品《泰山日出》为例,体验一下他创作山水的创作特色:从制幅上来看,李发林山水作品多是气势恢弘,苍桑磅礴,描绘景致视角独特,巧妙将天地山水融为一体。画中,天上的云、水中的雾、河间的气就是使各种景象融合在一起的融合剂。气生雾,雾升云、云低又成气雾,静止的画面,因气、雾、云的相互流动与通联,让画面产生了丰富的流动影象,静画生动画,让人联想丰富。
李发林绘山水,能将气、雾、云融成一体,又能有间有别,依靠的是精到的国画留白手法,他于曲折处留白,留白处又层层轻染墨色,墨色浸染处是云雾相融的接点,又是相间的隔断,接而隔,隔又接,缭绕惑惑,天地相依,似离非离,给人天地相接,山水一体的紧凑感,真是在咫尺间画尽天地,于方寸间融入万千,让人看得如梦如痴,虽然身置凡尘,却依画而入仙境。
李发林山水善用留白与轻墨浸染得作品的飘渺柔和之美,却又善将山石描绘得质地坚毅,借以构筑作品除柔美之外的刚俊气势。作品先以线条勾山体轮廓,多用直笔,以现山体险峻基体,然后层层渲染,细致到山石的脉络、纹路、质地、凹凸,皴擦出山体硬质,让作品显现刚毅之气,以达柔中有刚,刚中融柔的山水画特质。
观李发林山水画,另一个特点善用水彩融合水墨,色彩斑斓富有律动感,云气浮动,石硬崖峻,林木青秀,美不胜收。
李发林是技高一筹的山水画家,亦是出手不凡的书法家。在书法中行草隶都有上等之作,他深研“二王”,广涉米芾、王铎、张颠、黄庭坚,并将各名家之精髓深谙于心,跃然纸上却是自成一家。
李发林草书(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重要特点是奔放不羁逍遥豁达。学书人都知道,草书难书,狂草又极其难。其中,毛泽东即是神游于艺,挥写狂草卓有建树者。李发林草书,如策马飞驰,大开大合,笔下狂风扫落叶,纸上意象却缠绵,有章法,有气势,令人钟情。
市场上流通的李林发草书作品,恣意并不轻狂,流畅无限又守法度,轻重缓急,张弛虚实,长撇大捺,酣畅商踌,恣态横生,极得领袖草体神韵,均为草书上品,倍爱追捧。
李发林先生另精隶书,录毛泽东《沁园春
雪》是其隶书的代表作。不论远观,还是近看,方正之态不变,结体外满、整齐、正直的风格跃然纸上。作品给人以严正、密满、静穆和敦厚之感,深得《张迁碑》传承,又富《好太王》遗风。细看其中一字,观感丰润,结笔看似不露锋芒,其实内藏肃穆,丰肌附骨,滋润感鲜明。可见先生作隶书不尚枯笔、不求扁簿,行笔速度平和,追求的是自然和谐的书法大道。
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发林老先生已经攀上书艺绝顶,年老志不辍,令无数后辈仰慕……
李发林作品1
李发林作品2
李发林作品3
李发林作品4
李发林作品5
李发林作品6
李发林作品7
李发林作品8
李发林作品9
李发林作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