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以来的碑文
发布时间:2017-04-20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宋至明清以来的碑文,从体系、字体、方式都沿用前代已定的规划,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特别与隋唐的碑志方式无多大差异,没有任何打破,可以说只不过是隋唐的余风罢了。通常来说,一些金石学家,特别是书法家,在碑文范畴中,大多遍及重视唐和唐曾经的碑文。自宋代起,尤是元代后的碑文不甚重视。
可是,自宋代开端,另一保藏范畴的“大神”——拓片,横空出世。拓本即由拓片装帧而成。不过,拓片的呈现,是在宋朝之前。
拓片,是用纸从碑文、画像砖石及木质、铜质、陶质等器物上拓印下来的艺术作品。自古至今,拓片数量之多,撒播之广,影响之大,在我国书法史和绘画史上均占有主要的位置。制造拓片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前史。梁朝虞和《论书表》中有“拓书悉用薄纸”之语。《隋书·经籍志》云“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载梁时已有拓片。尽管咱们今日已看不到梁朝和隋朝期间的拓片了,但可以必定梁朝和隋朝已有拓片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