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文化动态
非遗文化动态
艺术学的短板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7-09-29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北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有一次去文明部艺术司参与研讨会,几位专家看到艺术组的标题,就大声质疑:我们现已有了美术史、音乐史、戏曲史了,还要艺术史干嘛?也有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个艺术类别就不错了,跨艺术各类其他宏大艺术史,他们觉得不可能,设置艺术学学科也是一个过错。这促进王一川考虑,艺术史有无可能?艺术学是否必要?答案当然是可能和必要的。他指出,传统的本质主义及形而上学思想早已崩溃,很难为宏大的、一应俱全的有机全体般的学术研讨找到一致的学术资源,跨学科已成为当前学术研讨的一种常态现象,艺术学学科有助于翻开学者的想象力,开辟出新的理论体系。


  “艺术学的短板在于艺术史。”王一川对艺术史应怎么研讨做出剖析,指出艺术史不单单是各类别艺术史,也无须比及把所有艺术类别都通透之后再来研讨,艺术史应该有四个层面的可能性,一是普遍性视界中的单类型艺术史研讨,二是多种类型艺术史观念比较研讨,三是两种类型艺术史比较研讨,四是跨类型艺术史的整合研讨。比较艺术史是未来能够深入研讨的范畴之一,例如把我国音乐史与我国戏曲史加以比较等等。艺术史其实早已存在,李泽厚《美的进程》其实就是艺术的进程,就是艺术史。艺术史的任务,不应该限于整理前史材料和对艺术家的评判,在跨学科布景下,多层面的艺术史架构是有可能做出来的。


  也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讨论。他们指出,之所以有人以为艺术学、艺术史不能树立,主要是因为艺术所包括的类别许多,可是,文学也包括许多分支,比方小说戏曲诗歌散文等,但在我们的认识里文学史天经地义就能树立,艺术史为什么就不能树立呢?

非遗文化动态
最近更新